專業介紹

應用物理學專業培養方案(2022版)

2023-03-16   點擊:[]


00001一、專業簡介

專業名稱:應用物理學

專業代碼:070202

專業特色:利用包頭稀土資源優勢和産業特色,依托三個國家級研發平台和兩個中試研發平台,從知識、思維和實踐三個維度實現物理學和材料學的融合,為稀土産業升級培養具有物理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00001二、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00001三、培養目标與畢業要求

1.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利用物理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稀土相關行業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較強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具備稀土材料相關知識,獲得應用開發研究的基本訓練,畢業後能夠在物理學或相關科學領域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和管理工作。

學生在畢業後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目标:

(一)具有系統的物理學知識和材料學基本知識,掌握物理與材料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最近進展。

(二)掌握物理與稀土材料交叉領域的相關技術,具有在物理與稀土材料交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能力,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及技術更新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社會道德、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具有求實的科學素養。

(四)具備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養,擁有團隊協作精神、有效溝通與表達能力,能夠作為技術骨幹在企業的生産及管理中發揮有效作用。

(五)擁有終生學習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持續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

 

2.畢業要求:

根據專業培養目标,結合本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大綱等情況,本專業設定的畢業要求可以總結如下:

1)基本素養和責任感: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求實精神、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規範,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自我價值實現緊密結合起來。

指标點1-1:具備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理想信念,以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方法論。

指标點1-2:具備高尚的道德觀念,良好的社會公德以及家庭美德,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堅強的意志。

指标點1-3:具備完善的職業道德、服務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可以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自我價值實現緊密結合起來。

2)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具有在物理學專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工作所需的基本物理學和數學知識,系統掌握近現代物理科學的基礎理論,了解基本物理實驗研究方法。

指标點2-1:具備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能夠使用正确的數學模型求解常見的物理問題。

指标點2-2:能夠分析不同物理現象的根本原理,可以将自然現象物理化,并正确求解基本物理問題。

指标點2-3:能夠分析微觀物理世界的基本情況,可以使用正确的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解釋宏觀的物理現象。

指标點2-4:能夠利用學習的物理學知識内容,正确分析物理實驗現象的客觀規律并開展相關實驗,可以歸類複雜物理現象的物理學問題,總結物理現象産生的原因、發展以及結果。

3)專業知識和國際視野:具有在物理和稀土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工作所需的物理學和材料學知識,系統掌握近現代物理科學的基礎理論,了解基本物理實驗研究方法;具備基本的閱讀本專業文獻、了解專業發展前沿能力。

指标點3-1:能夠使用近代物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分析常見的物理問題,掌握近代物理實驗的實驗方法。

指标點3-2:掌握物理學和材料學相關的基本知識,能夠分析不同材料性能所對應的物理學基本内容,可以使用物理學知識給出材料性能的變化規律。

指标點3-3:能夠根據稀土材料的不同性質,正确測量、分析材料的基本性質,并且能夠根據材料的基本性質給出其中的物理圖像。

指标點3-4:能夠收集、整理、分析、使用物理學相關前沿的知識内容,能夠就物理學與稀土功能材料等方面問題和業界同行及社會大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4信息技術與應用能力:能夠針對物理與材料的交叉領域(磁性材料和高熵材料)的實際問題,選擇與使用恰當的現代工具及信息技術手段,能夠對所從事領域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分析,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思路。

5)實用技術及應用能力:掌握物理學與稀土材料行業的實用技術,具備解決實踐問題能力,能夠基于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和材料學基本原理對實際生産、生産工藝中的問題進行解析,并提出正确合理的解決思路,能夠對産品的設計研發提出合理的思路和并進行改進。

指标點5-1:能夠操作物理學與稀土材料行業相關的基本儀器設備,清晰設備的運行原理及組成;能夠根據相關生産内容确定對應的物理内容并加以求解。

指标點5-2:能夠根據稀土材料相關産業的生産内容,确定具體的生産路線;利用物理學、材料學相關知識内容,分析實際生産、實驗過程中産生的結果,确定生産關鍵問題;

指标點5-3:能夠根據生産情況、實驗數據給出正确的解決方案;能夠對産品的設計研發提出合理的思路并進行改進。

6)科學研究和研發能力:學生具有科學思維和對科研有基本的了解。具備對科技前沿問題的分析探索能力,能夠基于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對科學研究中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夠對新的物理現象以及新型産品的研發設計提出思路及解決方案。

指标點6-1:掌握物理學以及稀土物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可以理解相關的實驗研究,具備對科技前沿問題的初步探索能力。

指标點6-2:能夠利用物理學、材料學相關知識内容,對科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可以将科研、研發中出現的物理問題與相應的物理圖像相對應。

指标點6-3:能夠根據物理學、材料學相關知識内容對科研、研發的項目,提出合理的實驗建議,具備解決關鍵問題的能力。

7)溝通表達和團隊協作能力:能夠就物理學與稀土材料等方面問題和業界同行及社會大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能夠在相關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指标點7-1:能夠就物理學與稀土材料等方面問題和業界同行及社會大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具備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指标點7-2:能夠在相關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能夠利用物理學與稀土材料相關的知識内容為合作項目提供有力支持。

8)思維和創新能力:具有物理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了解應用物理學發展趨勢和動态。

指标點8-1:能夠将物理學邏輯思維應用到生産生活中,具有物理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

指标點8-2:能夠了解物應用物理學發展趨勢和動态,可以根據所學内容對新知識進行分析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及見解。

9)終身學習能力:進行自主學習,與時俱進,實現自我提升和發展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身心健康。

 

00001四、主幹學科

物理學和材料學

00001五、主要課程及實踐環節

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電動力學、固體物理、材料基礎學、材料學、現代材料分析技術等。

近代物理實驗、軍訓、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00001六、教育平台構成、學分安排、畢業學分及學位授予要求

課程類别

學分安排

畢業要求

占畢業要求總學分百分比

必修

通識類必修課程

45

最低取得145學分

82.95%

學科基礎課程

47

專業必修課程

20

獨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

33

選修

專業選修課程

33.5

最低取得20學分

17.05%

通識類選修課程

最低取得10學分

(其中美育類2學分;外語類2學分;創新創業教育類2學分;四史類1學分;人文經管3學分)

畢業要求總合計

最低取得175學分

100%

學位授予要求:

1.修滿培養方案要求的學分,經審核準予畢業。

2.不含畢業設計(論文)必修課平均學分績≥70.0分。

3.在校期間無記過及以上處分。

00001七、教學安排

00001(一)教學計劃

通識必修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26000101

軍事理論

考查

2

36

24

 

 

12

1

 

22600010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查

2

32

16

 

 

16

1

 

227000101

大學生就業指導

考查

1

16

16

 

 

 

6

 

242000401

勞動教育(1)

考查

1

16

16

 

 

 

2

 

243000101

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

考查

3.5

56

28

 

28

 

1

 

243000104

創業基礎

考查

2

32

24

 

 

8

3

 

265139120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考查

1.5

24

24

 

 

 

2

 

270000101

國家安全教育

考查

1

16

16

 

 

 

2

 

271000101

大學英語(1)

考試

3

48

48

 

 

 

1

 

271000102

大學英語(2)

考試

3

48

48

 

 

 

2

 

271000103

大學英語(3)

考試

2

32

32

 

 

 

3

 

273000101

體育(1)

考查

1

36

30

 

 

6

1

 

273000102

體育(2)

考查

1

36

30

 

 

6

2

 

273000103

體育(3)

考查

1

36

30

 

 

6

3

 

273000104

體育(4)

考查

1

36

30

 

 

6

4

 

280000101

思想道德與法治

考試

3

48

40

 

 

8

2

 

28000010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考試

3

48

40

 

 

8

3

 

28000010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考試

3

48

40

 

 

8

6

 

280000105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考試

3

48

40

 

 

8

4

 

280000106

形勢與政策(1)

考查

0.25

8

8

 

 

 

1

 

280000107

形勢與政策(2)

考查

0.25

8

8

 

 

 

2

 

280000108

形勢與政策(3)

考查

0.25

8

8

 

 

 

3

 

280000109

形勢與政策(4)

考查

0.25

8

8

 

 

 

4

 

280000110

形勢與政策(5)

考查

0.25

8

8

 

 

 

5

 

280000111

形勢與政策(6)

考查

0.25

8

8

 

 

 

6

 

280000112

形勢與政策(7)

考查

0.25

8

8

 

 

 

7

 

280000113

形勢與政策(8)

考查

0.25

8

8

 

 

 

8

 

280000117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考試

2

32

24

 

 

8

2

 

28000011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考試

3

48

40

 

 

8

6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45

836

700

0

28

108

 

 

學科基礎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8000101

高等數學A1

考試

5.5

88

88

 

 

 

1

 

268000102

高等數學A2

考試

5.5

88

88

 

 

 

2

 

268000106

線性代數

考試

2.5

40

40

 

 

 

2

前半學期

26800010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考試

3

48

48

 

 

 

3

前半學期

268127101

力學

考試

4

64

64

 

 

 

1

 

268127102

熱學

考試

3

48

48

 

 

 

2

 

268127103

電磁學

考試

4

64

64

 

 

 

3

 

268127104

光學

考試

4

64

64

 

 

 

4

 

268127105

數學物理方法

考試

4

64

64

 

 

 

4

 

268127106

近代物理

考試

3

48

48

 

 

 

5

 

267000109

模拟電子技術基礎

考試

4.5

72

60

12

 

 

3

 

267000111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考試

4

64

56

8

 

 

4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47

752

732

20

 

 

 

 

專業必修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8127107

理論力學

考試

4

64

64

 

 

 

3

 

268127108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考試

4

64

64

 

 

 

5

 

268127109

電動力學

考試

4

64

64

 

 

 

5

 

268127110

量子力學

考試

4

64

64

 

 

 

6

 

268127111

固體物理

考試

4

64

64

 

 

 

7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20

320

320

 

 

 

 

 

專業選修課程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8127112

物理學概論

考查

1

16

16

 

 

 

2

物理模塊

268127113

計算物理

考查

2.5

40

40

 

 

 

6

物理模塊

268127114

專業英語

考查

1

16

16

 

 

 

6

物理模塊

268127115

物理前沿講座

考查

2

32

32

 

 

 

6

物理模塊

268127116

磁學基礎

考試

2

32

32

 

 

 

5

磁學模塊

268127117

技術磁學

考試

2

32

32

 

 

 

5

磁學模塊

268127118

磁性材料與工藝

考試

2.5

40

40

 

 

 

6

磁學模塊

268127119

磁性測量

考試

2

32

32

 

 

 

6

磁學模塊

268127120

微磁學

考查

2

32

32

 

 

 

7

磁學模塊

268127121

玻璃工藝學

考試

3

48

48

 

 

 

5

微晶玻璃模塊

268127122

光學微晶玻璃

考試

2.5

40

40

 

 

 

6

微晶玻璃模塊

268127123

礦渣微晶玻璃概論

考查

3

48

48

 

 

 

6

微晶玻璃模塊

268127124

多孔材料制備及應用

考查

2.5

40

40

 

 

 

7

微晶玻璃模塊

261107132

材料基礎學

考試

3.5

56

56

 

 

 

4

材料學模塊

(限選)

261107134

現代材料技術分析

考試

2

32

32

 

 

 

5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33.5

536

536

 

 

 

 

 

獨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42000402

勞動教育(2

考查

1

32

 

 

 

32

7

 

226000301

軍訓

考查

2

3

 

 

 

3

1

 

243000302

金工實習B

考查

2

2

 

 

 

2

4

7-8

243000303

電工電子實習

考查

2

2

 

 

 

2

5

3-4

268127301

認識實習

考查

1

1

 

 

 

1

6

3

268127201

普物實驗(1

考查

1.5

48

 

48

 

 

2

 

268127202

普物實驗(2

考查

1.5

48

 

48

 

 

3

 

268127203

近代物理實驗(1

考查

1

32

 

32

 

 

4

 

268127204

近代物理實驗(2

考查

1

32

 

32

 

 

5

 

268127205

虛拟仿真實驗

考查

1

32

 

32

 

 

6

 

 

268127206

綜合設計物理實驗

考查

1

32

 

32

 

 

7

 

268127302

畢業設計(論文)

考查

18

18

 

 

 

18

8

1-18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33

256+26

 

224

 

32+26

 

 

通識選修課(創新創業教育類)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開課學期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8127401

創新創業實踐

考查

2

 

 

 

 

 

1-8

不集中安排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2

 

 

 

 

 

 

 

 

“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全國獎4學分,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網創新大賽

全國獎4學分,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内蒙古自治區人文知識競賽

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内蒙古自治區大學生法律知識大賽

自治區獎3學分,校級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

主持人2學分,參加人1學分。

公開發表與專業相關的學術作品

每千字計1學分。

參加學校或學院統一組織的其他課外活動

自治區級3學分/次,校級2學分/次,院級1學分/次。

參加數學物理學科競賽

全國獎3學分,自治區獎2學分,參與未獲獎1學分。

參與科研項目(不包括畢業設計)

每學期1學分

 

00001(二)教學進程

學期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9周

20周

21周

22周

23周

24周

25周

26周

R

 

 

 

 

 

 

 

 

 

 

 

 

 

 

 

=

=

=

=

=

=

 

 

 

 

 

 

 

 

 

 

 

 

 

 

 

 

 

 

 

=

=

=

=

=

=

 

 

 

 

 

 

 

 

 

 

 

 

 

 

 

 

 

 

 

=

=

=

=

=

=

 

 

 

 

 

 

Θ

Θ

 

 

 

 

 

 

 

 

 

 

 

=

=

=

=

=

=

 

 

Ω

Ω

 

 

 

 

 

 

 

 

 

 

 

 

 

 

 

=

=

=

=

=

=

 

 

I

 

 

 

 

 

 

 

 

 

 

 

 

 

 

 

 

=

=

=

=

=

=

 

 

 

 

 

 

 

 

 

 

 

 

 

 

 

 

 

 

 

=

=

=

=

=

=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

--

--

--

--

--

--

--

說明:

理論教學

R

入學教育

軍訓

考試


 

=

假期

課程設計

Θ

金工實習

Ω

電子實習


 

I

其他實習

實驗、實訓

S

社會實踐

D

社會調查


 

L

公益勞動

Φ

畢業設計(論文)

 

 

 

 


00001(三)教學數據統計

項目

學期

合計

理論教學周數

15

19

19

17

17

18

19

 

124

集中安排實踐教學周數

3

 

 

2

2

1

 

18

26

安排總學分

23.25

26.25

25.25

22.75

23.25

28.75

10.75

18.25

178.5

必修理論教學環節

安排門數

8

11

9

6

4

5

2

1

46

安排學時

368

404

404

284

184

200

72

8

1924

安排學分

21.25

23.75

23.75

16.25

11.25

11.25

4.25

0.25

112

周學時

24.5

21.3

21.3

16.7

10.8

11.1

3.8

 

109.5

專業選修課

安排門數

 

1

 

1

4

7

2

 

15

安排學時

 

16

 

56

144

248

72

 

536

安排學分

 

1

 

3.5

9

15.5

4.5

 

33.5

實踐環節

獨立設置環節數

1

1

1

2

2

2

2

1

12

安排學分

2

1.5

1.5

3

3

2

2

18

33

00001八、輔修專業教學計劃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周數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實踐

268127081

普通物理學(1)

考試

4

64

64

 

 

 

 

268127082

普通物理學(2)

考試

4

64

56

 

 

 

 

268127084

理論力學

考試

3

64

64

 

 

 

 

268127085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考試

4

56

56

 

 

 

 

268127086

電動力學

考試

4

64

64

 

 

 

 

268127087

量子力學

考試

4

64

64

 

 

 

 

268127088

固體物理

考試

3

56

64

 

 

 

 

268127189

近代物理實驗

考查

4

64

 

64

 

 

 

學分/學時(周數)合計

30

496

432

64

 

 

 

學生完成所有規定的教學環節學習,成績合格,由學校頒發輔修專業結業證書。

00001九、專業培養目标與畢業要求相關矩陣

     培養目标

畢業要求

培養目标

(一)

培養目标

(二)

培養目标

(三)

培養目标

(四)

培養目标

(五)

畢業要求1

 

 

畢業要求2

 

 

 

畢業要求3

 

 

畢業要求4

 

 

畢業要求5

 

 

 

畢業要求6

 

 

 

畢業要求7

 

 

 

畢業要求8

 

 

 

畢業要求9

 

00001十、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矩陣

課程名稱

畢業要求

要求1

要求2

要求3

要求4

要求5

要求6

要求7

要求8

要求9

軍事理論

 

 

 

 

 

 

 

 

 

 

 

大學生就業指導

 

 

 

 

 

 

 

 

 

 

 

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英語

 

 

 

 

 

 

 

 

 

 

體育

 

 

 

 

 

 

 

 

 

 

 

思想道德與法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形勢與政策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創業基礎

 

 

 

 

 

 

 

 

 

 

勞動教育

 

 

 

 

 

 

 

 

 

 

國家安全教育

 

 

 

 

 

 

 

 

 

 

 

高等數學A

 

 

 

 

 

 

 

 

 

 

線性代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力學

 

 

 

 

 

 

 

 

 

 

熱學

 

 

 

 

 

 

 

 

 

電磁學

 

 

 

 

 

 

 

 

 

 

光學

 

 

 

 

 

 

 

 

 

 

數學物理方法

 

 

 

 

 

 

 

 

 

 

模拟電子技術基礎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近代物理

 

 

 

 

 

 

 

 

 

理論力學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電動力學

 

 

 

 

 

 

 

 

 

量子力學

 

 

 

 

 

 

 

 

 

固體物理

 

 

 

 

 

 

 

 

 

物理學概論

 

 

 

 

 

 

 

 

 

專業英語

 

 

 

 

 

 

 

 

 

 

微磁學

 

 

 

 

 

 

 

 

 

 

計算物理

 

 

 

 

 

 

 

 

 

材料基礎學

 

 

 

 

 

 

 

 

 

 

磁性材料與工藝

 

 

 

 

 

 

 

 

 

 

 

礦渣微晶玻璃概論

 

 

 

 

 

 

 

 

 

 

磁學基礎

 

 

 

 

 

 

 

 

 

 

技術磁學

 

 

 

 

 

 

 

 

 

 

 

磁性測量

 

 

 

 

 

 

 

 

 

 

玻璃工藝學

 

 

 

 

 

 

 

 

 

 

光學微晶玻璃

 

 

 

 

 

 

 

 

 

 

多孔材料制備及應用

 

 

 

 

 

 

 

 

 

 

物理前沿講座

 

 

 

 

 

 

 

 

 

現代材料技術分析

 

 

 

 

 

 

 

 

 

軍訓

 

 

 

 

 

 

 

 

 

 

 

金工實習B

 

 

 

 

 

 

 

 

 

 

電工電子實習

 

 

 

 

 

 

 

 

 

 

 

認識實習

 

 

 

 

 

 

 

 

 

 

 

普物實驗

 

 

 

 

 

 

 

 

 

 

近代物理實驗

 

 

 

 

 

 

 

 

 

 

虛拟仿真實驗

 

 

 

 

 

 

 

 

 

 

綜合設計物理實驗

 

 

 

 

 

 

 

 

創新創業實踐

 

 

 

 

 

 

 

 

畢業設計(論文)

 

 

 

 

 

 

 

00001十一、方案制定人員

人: 韓向剛

   筆:

   員:馬永紅 杜永勝 吳得軍 王芙凝   

專任教師:李永峰 馬永紅 杜永勝 韓向剛      

李永治 牛金豔 陳偉麗 潮洛蒙 吳得軍 王芙凝 王高峰 趙增茹  

左建華 何建麗 劉豔麗 鞠向明 郭雲勝

方案審核:李永峰

 

上一條:應用統計學專業介紹 下一條: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培養方案(2022版)

關閉

Baidu
sogou